在论文评审中,查重是一项重要流程。但有媒体调研发现,现行查重机制执行有时过于机械,许多学生为此苦恼,客观上也出现了消磨论文学术价值的情况。
论文是学生学业水平的集中体现,原创性是衡量一篇论文的重要指标。依托技术进行查重,能更高效地打击抄袭,对学术诚信进行监督,因此也成为众多高校和学术刊物的标配。但凡事过犹不及,“重复率”与“原创性”也非简单的对应关系。近年来,有一些国内高校一味调低论文重复率要求,将其作为一刀切的硬性指标,导致一些学校的论文“查重”沦为数字游戏,更生出了不少可笑的“降重指南”,将论文写作变成“学术洗稿大赛”?;褂胁簧傺敖抵亍蔽弈蜗髯闶事?,将各种专业名词、经典理论、文献引用改成幼稚的“新话”。查重本义是求真,一番操作下却导致论文中连贯的意脉被破碎化、简洁的描述被复杂化,何尝不是本末倒置?
更令人担忧的是,查重这一项严肃的学术行为,正愈发成为泥沙俱下的大市场。如今网上一搜相应关键词,屏前跃然而出大量提供查重服务的商家,但商业查重软件的定价标准、权威程度、运行机制等等都处于“黑箱”状态,常常一家一个结果,令学生完全成为“韭菜”。除了提供“查重”服务,不少商家还提供“降重”服务。轻则利用论文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算法“一键降重”,重则人工参与直接代写论文。如此这般,原本防止抄袭的策略,反倒沦为形同虚设的“测谎仪”,还促成了一桩桩应付过关的买卖,着实尴尬。
从全球范围看,查重机制在各学术机构都是基础配置,其存在本身是必要且应长期坚持的。问题的关键其实在具体操作上,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避免机械化,实现打击抄袭与学术创新的统一。比如,结合学科情况,细化论文查重中重复率的判定标准;比如,保障学生的申诉权,为机器误差留出兜底方案;再如,严厉打击参与、协助、提供非法学术服务的市场行为,联合各大平台铲除非法商家违法服务的土壤……更重要的是,学校方面应当将对学生学术诚信的培养,从结果倒逼转到过程管理上,每一次课程作业,每一篇期末论文,都应当是一次严谨的学术训练。唯此,才能真正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意义。
论文的优劣取决于其内容价值和创新情况,不能单纯由重复率说了算。提高学位论文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针对性,破除机械查重背后的形式主义,才能推动学术探索向更深邃、更高远处迈进。(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