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宁波6月25日电 题:来自大洋深处的战斗力报告——全军首支AIP潜艇部队提升打胜仗能力纪实
代宗锋、宛敏武、吴登峰
仲夏时节,航行在某海域的“蓝军”舰艇编队不断变换反潜阵型,规避潜艇袭击。
静默悬停,微速机动……借着洋流、温跃层的掩护,海军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潜艇如同大洋中的“魅影杀手”,悄无声息地撕破“敌”阵,以雷霆之势“重创”“蓝军”水面舰艇编队。
作为全军首支AIP潜艇部队,该潜艇支队勇当挺进深蓝、鏖战大洋的先锋,先后有效破解某型鱼雷攻击低速目标、定点布设某型水雷等多项潜艇作战难题,圆满完成首型潜艇极限深潜、多型武器成功实射、战备巡逻远航等重大演训活动,创造常规潜艇远航距离最远、极限深潜深度最大、边界条件下击沉实体靶船等多项海军纪录。
从“拿敌练兵”到“寻敌练兵”
这是一次无脚本的演练——随机抽点一艘潜艇,在规定时间内抵达指定海区。
艇长叶晋紧急召集艇员、紧急装载,提前2小时抵达指定海区,随即展开课目训练。然而正当训练开展得如火如荼时,他们又临时奉命开赴另一海区参加实兵对抗演练。
让叶晋头疼的是,演练不预设机动航路、不明确海区就位点、不划定固定海域,且模拟攻击变成了实打操雷。换言之,就是只能靠他自己决策。
攻防几个回合,鱼雷如离弦之箭扑向对手,首发命中。自此,静音性能好、水下自持力高的AIP潜艇,成为被重点琢磨的对手。而支队“巧妙抵近”“主动示形、隐蔽攻击”等系列战术,也被水面舰艇部队视作经典战例,反复研究破解之道。
关键时刻的“一剑封喉”,源自平时无数次贴近实战的艰苦磨砺。
那年,支队某潜艇奉命出航,水下巡航时,突然发现强噪声信号,艇员们立即寻着噪音方向跟进,当即判断目标为“蓝军”大型水面舰艇。
他们巧妙运用战术悄悄抵近。抵近意味着被侦察!近点、再近点……官兵通过控制潜艇状态等一系列动作,悄无声息地在对方眼皮底下隐蔽蛰伏。这一切,对方毫无察觉。
大洋设阵、全程对抗,早已成为支队的常态。他们采取主动申请海区、潜艇交替出海、连续参演等方式,常态化设置难局、险局、危局等课目砥砺硬功。在一次次近似实战的较量中,支队数十套隐蔽战法得到检验,官兵打赢本领和必胜信心大幅提升,并迈开了从“拿敌练兵”到“寻敌练兵”的步伐。
“训到大纲上限”和“训出装备极限”
作为东海当面的主战兵力、首战兵力、慑战兵力,支队“训到大纲上限、训出装备极限”,自提标准让航程距离越来越远、作战半径越拉越长、下潜深度越来越深,挑战装备安全临界值,挖掘装备和人员最大作战潜能。
“只有敢于挑战极限、抵御顽敌,才是真正聚焦实战?!敝Ф映ち跞俑凰?,“平时不练就‘高敌一环、远敌一米、快敌一秒’的本领,战时就难以稳操胜券。”
一次,某艇执行专项长航任务。艇长李明带领官兵长时间在深海大洋时而水下潜航、时而快速机动、时而隐蔽周旋,将巡航深度由以往40%提高到70%,水下训练时间由短时间断性航行向高强度连续性航行转变,把装备自给力逼到极限;全程不见阳光,后期没有蔬菜,身处高温、高湿、高噪的特殊工作环境,官兵极限化检验求胜意志,全面提升实战能力,创造出海军常规潜艇水下最大自持力纪录。
支队还以实战标准严抠细训,铁规立训,对训练不过关的官兵晋升上岗实行“一票否决”,使官兵自觉把“刀口”朝向自己,自我检讨、自我加压训练成为新常态。
一次全训考核,大洋深处两艘潜艇互为目标进行自由对抗??己酥型Сせ贫O群笫瞪湮淦鳌⑹褂蒙蛊鞑亩钥估聪憷?,“背靠背”对抗8天,检验了实战攻防能力。虽然对抗结果受到上级认可,但黄东海演习归来的第一件事是展开检讨式复盘,梳理出组织协调、要素流程等多项不足。
从“训战分离”到“以战载训”
“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实现战斗力的‘弯道超车’?!敝Ф诱呀ㄆ剿?,支队从组训方式、考核标准、设置背景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由训战分离向以战载训的跨越。
艇长张爱萍从初训到全训,均以潜舰机对抗方式组织实施,个人实际使用武器数量较之此前同类艇长增加了4倍,且使用武器方式由固定计划向自由对抗、由定向定速向变向变速等全方位转变,实射难度陡增。
“支队以全训艇的标准强化训练初训艇,我在初训时便多次指挥潜艇参加了中外联演,实现了‘训练艇’向‘打仗艇’升级。”艇长宋宏说,“支队还在全训考核中引入全隐蔽攻防项目,并定期请求上级协调先进的水面舰艇、战机,与之练对抗、练协同,提升指挥能力?!?/p>
支队充分发挥艇长、业务长、士官长作用,成立作战研究组、装备技术革新等“微创”小组,并与科研院所“结盟”,常态化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集智攻关解决难题。
官兵们先后攻克了30多个新装备险难训练课目,查找和排除潜艇安全隐患数千条,取得近百项技术革新成果,解决了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难题和装备设计缺陷,数项创新成果在潜艇部队推广使用,转化为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