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红色气质》火了 业内人士怎么看?
“融媒体时代正面报道的创新——以《红色气质》可视化全媒体产品为例”研讨会在新华社召开。主创介绍创作过程和心得,数位嘉宾发表感想。
主创心得
-
白林:透过新媒体时代的那扇“窗”
为了纪念、为了回顾这95年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为了缅怀那一代代逝去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记住和继承这些共产党人所一直传承的“红色气质”,这是今天座谈的一个重要主题。
-
陈小波:新华人对历史的担当、情感与良知
一部九分钟的片子背后,是十几次会议、几十个小时的采访、几百个小时的制作、几万张照片的遴选,更是新华社人职业素养、对历史的担当、情感与良知……
-
汪金福:从《红色气质》看内容为王
融合发展时代,我们再讲内容为王,应该包含了各种创新形态,除了文字,还有视频、动漫、图解等各种形态的融合,包含现在炙手可热的VR和无人机新闻等,必须是一个融合形态的产品。
-
李柯勇:“高大上”的政治宣传也能走心
从2月14号何平同志带领主创团队第一次开策划会,一直到后面的四个多月里,我们就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如何把一个高大上的政治主题讲得“走心”,这就是我们的核心主旨。
-
90后姚竣译讲述《红色气质》创作难点
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多难点,但我觉得这个片子最终想做到的就是没有把它变成五毛特效片或者纯炫技的,我们最终还是把故事讲述出来,更多的是用情感。
嘉宾观点
-
王甫:《红色气质》胜在“腹有诗书气自华”
《红色气质》是新华社一个标志性的变化。由传统通讯社走向网络通讯社,由传统的文字传播走向视觉传播,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对于新华社的同行也好,对于影视界的同行也好,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
赵捷:《红色气质》浓缩时间让历史变得不凡
新影和新华社的关系千丝万缕、血肉情深、骨肉相连,都拥有记录共和国历史和党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影像资料??吹叫禄缬猛计绱死幢硐帜嵌卫罚芯跹勘继?。
-
刘军:从《红色气质》看正面宣传工作者的影像素养
一部长度9分5秒的微电影,以精美的影像故事掀起了建党95周年纪念报道的新高潮,给我们的正面宣传报道树立了精彩的范例。
-
王君超:《红色气质》刷新新华社正面报道视觉体验
作品构思比较巧妙,以新华社老员工瞿独伊对瞿秋白的回忆开头,同时用她孩童回忆几个时代。作品开头结尾都谈到瞿秋白,但是没有局限在这上面,同时展示了为理想奋斗的红色群像的气质,点面结合,比较好的凸显了主题。
-
游海滨:微大片会进一步成为重大主题宣传的标配
经典的血液就是通过影像在不知不觉当中能够进入到我们的思维肌体伸出,最后化作整个民族文化的集体无意识。
-
谢镇鸿:《红色气质》很接地气 可以制作系列产品
主旋律、高大上、正能量的东西怎么以比较软的方式介入进去,让他们接受,这是非常重要的?!逗焐省氛娴暮苋恚芙拥仄?,让人很有感觉、有反映。
-
张国伟:《红色气质》应该是一个开篇之作
不是说讲主旋律、讲高大上别人就不爱看,而是说没有用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形式、最好的点去把它讲好。对《红色气质》这个片子,他认为题材很大,这应该是一个开篇,后面应该会有一系列的篇章上来。
-
李强看《红色气质》:好的媒体产品一定要有自传播属性
这个视频是非常好的产品,特别想看它的续集。一个产品要能够周期性持续更新,才能产生持续的热度,对这些感兴趣的人会期待看下一部作品。
-
张辅评:《红色气质》掀起一股红色旋风
根据今日头条的数据从20日推出到26日,短短6天,《红色气质》推荐和有效阅读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这样宏大红色题材有这样的阅读量是非常难得的,可以说创了新高。
-
余音:《红色气质》是一件让人震撼的艺术品
这个片子让我感触很深,它以小见大,虽然只有9分5秒,但是整个看完以后,我感觉它浓缩了95年。不知新华社是不是有打算,在一百年的时候推出一百部系列作品?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宿愿。
-
刘洪:《红色气质》表现了新华社的气质
这次的作品更符合新华社的红色气质,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红色的。现在很多人都能做视频,但是能做得这么细致、这么精彩,还是得益于央媒的能量。
-
时建国:《红色气质》突破了宣传方式
在建党95周年这个纪念日来临之前,新华社推出这样一个红色气质的片子,影响很大。不管是从点播率来看,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看,都产生了很大的价值,这些方面都反映了这部片子的成功。
-
陈怡:新华社做主旋律微电影方面有独特优势
除了人员方面的优势以外,新华社有大量的珍贵影像素材。目前新华社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讯社,而是一个现代化的全媒体集团。
思客
-
用数字技术书写的信仰诗篇
2016-06-27 -
一部有家有国直触人心之作
2016-06-27 -
有思想、有情怀的全媒体之作
2016-06-27 -
一部历史硬度与人性温度的融合
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