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6月10日電 題:“中國天眼”調試團隊:青春灑窩凼 三年磨利鏡
新華社記者齊健
他們中有剛畢業(yè)兩三年的90后,有扎根貴州大山十幾年的博士,平均年齡只有35歲,他們承擔了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的調試任務。
三年不到,他們用國外同行一半的時間,完成了中國人設計制造的大望遠鏡調試任務——所有性能指標達到驗收要求,其中靈敏度和指向精度兩項關鍵技術指標超出預期,打破了國外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幾十年的技術壟斷。
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名單中,F(xiàn)AST工程(“中國天眼”)調試團隊等6個科研領域的隊伍位列其中。追真理、求科學,為中國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是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拼搏的初心。
潘高峰是“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助理,同事們都說他的名字取得好——“勇攀科學高峰”。
“我2008年畢業(yè)后到國家天文臺工作,一直參與‘中國天眼’建設。最早負責的是索驅動,就是用六根鋼繩吊著30噸重的饋源艙。六根鋼繩同步收放,要在幾百米的大尺度上準確定位饋源艙,誤差控制到48毫米以內。”潘高峰說,這是“中國天眼”三大自主創(chuàng)新技術之一,如果說建設階段解決了“能不能”的問題,那調試就要解決“準不準”的問題。
晚飯過后,夕陽映照著望遠鏡臺址大窩凼周圍的小路,映照著三三兩兩穿工服的人。這是調試團隊的60多個年輕人難得的閑暇時間。
散完步,晚上七點半,他們準時聚集到總控室開會。這是從工程開工,大伙還住在臨時搭建的工棚時起就形成的慣例。
“每天每個人負責的領域遇到的問題,都要在這個會上匯報,解決不了的問題還要分組連夜討論修改方案,第二天再落實?!迸烁叻逭f。
今年30歲的郝巧莉碩士畢業(yè)后加入調試團隊,負責數(shù)據(jù)中心的運維工作。作為軍嫂,她跟丈夫長期分居兩地。她告訴記者,一個月平均二十四五天駐站,駐站時腦子里全是工作,即使晚上10點以后總控室不需要值守了,休息時也覺得自己在待命。
“我們經(jīng)常是一個電話就起來工作。有些同事晚上睡不著或是突然醒了,也會查看自己負責的部分運行是否正常。”郝巧莉說,盡管三年如一日,她仍對每天的生活充滿期待。
調試順利,是團隊里每個人最大的期待。
“最難忘的日子是2017年8月27日,望遠鏡實現(xiàn)了第一次跟蹤?!薄爸袊煅邸笨偣こ處煛⒄{試核心組組長姜鵬說,圓滿完成任務離不開團隊里任何一個人。每個單項任務都按專業(yè)劃分到個人頭上,人盡其才,人盡其力。
還記得,入冬后的大窩凼寒意逼人。清晨6點,總控室就忙碌起來,一條條指令通過計算機發(fā)往各控制節(jié)點,兩千多個液壓促動器一齊轟鳴。
還記得,高溫下的觀測基地像一個大蒸籠,光是巡檢望遠鏡設備和在基地里找人,一天就要走兩三萬步。
還記得,在舉國團圓時,游子不能回父母身邊,一對對老父親和老母親來到大窩凼,陪值班的科研人員過一個熱鬧團圓的春節(jié)。
勇攀高峰勤為徑。近三年時間里,“中國天眼”調試團隊扎根在貴州的寂靜群山間,“五加二”“白加黑”接力奮斗,與望遠鏡一起全天候作戰(zhàn)。他們中的很多人放棄了發(fā)論文、評職稱,只為一個樸素的理想:把“中國天眼”的性能調到最優(yōu),讓更多的科學家能夠利用這個國之重器,取得更多更大的科研成果。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