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15日电 题:牦牛咋变“金?!薄晃凰拇ǜ咴厍阈竽潦Φ姆銎端伎?/font>
新华社记者 黄玥、肖林、张超群
周军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今年51岁的他,多年研究牦牛养殖技术。
今年8月,他加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三祥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畜牧师。为了摸清牦牛的生长生产情况,找到科学的养殖方法帮扶藏区牧民,他在甘孜州已前前后后奔波了5000多公里。
甘孜州是深度贫困地区,受特殊自然、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小散弱,目前还有12个县251个村7751户亟待“摘帽”脱贫。
甘孜州的另一面,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牦牛养殖地之一。中国是牦牛养殖大国,拥有牦牛2200万头,占了世界总量的90%以上。2018年甘孜州牦牛存栏189.58万头,全州18个县(市)均有养殖。
“牦牛是甘孜州的一个巨大的产能,也是全球养殖业最大的落后产能,还未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敝芫?。
牦牛养殖的短板在他逐步考察研究后有了答案:小群体无序自由交配、近亲繁殖严重,牦牛品种退化;高原地区季节不均衡导致牦牛营养不均衡,夏秋季牧草充足,冬春季牧草短缺,“夏饱、秋肥、冬瘦、春死”8个字说明了牦牛的生长情况。
贫困的伏笔在此埋下。
“我们已迈入商品经济社会,但甘孜州巨大的牦牛群却未发挥商品经济价值,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于藏区,一句话就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周军说,解决之道就是引进现代科学技术,让放牧和人工补料结合起来,实现牦牛快速育肥,牧民增收增产,草原环境改善,丰富肉品供应。
他举例,过去放牧的牦牛要6年才能长到500多斤,如今3岁大的架子牛经过不到5个月的科学养殖,可以长到500多斤,况且3岁多正是牛肉质感最佳的时候。
通过科学养殖,牧民净收益可增加1000元以上,草场资源可节省40%,生态效益明显,还能为社会供应大量优质肉品。
周军认为,贫困地区的贫,在于贫产业,产业之所以贫,在于贫技术、贫市场?!凹际醪皇强蒲性核硖美锿返募际?,而是田间地头实际操作的技术;技术也不是一本书,不是一张光盘,而是懂技术的人和有经验的工作人员?!?/p>
“种植与养殖离老百姓最近,产业扶贫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把田间地头的技术教给老百姓,带他们做经济效益,做能盈利的项目?!敝芫嫠呒钦?,他希望让老百姓从方法上脱贫,从技术上脱贫,从市场上脱贫,做到授人以渔。
周军计划下一步在甘孜州折多山以东打造牦??蒲а逞宓悖墒熘笤僦鸩酵乒愕秸鄱嗌揭晕髦粮首沃莞沟?。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