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求职服务产品不仅声称能提供修改简历、面试培训、企业内推,甚至还能提供“保OFFER”等服务
高价购买求职服务,就能“花钱买省心”?
阅读提示
就业压力不减、招聘信息繁多……一些人瞄准求职者“花钱买省心”的心理,推出了付费求职培训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求职服务机构在推销时往往夸大其词,诱导迫切希望获得工作的毕业生签订合同。一旦产生纠纷,维权耗时费力。业内人士认为,求职者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能被一些机构忽悠了。
你离心仪的OFFER(录用通知)有多远?在求职服务机构看来,要让求职梦想落地,可能需要花费1.98万元或者更多。
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不少大学毕业生特别是海归留学生寄希望于购买求职服务。希望服务机构能帮自己修改和投递简历、获得企业内推与直聘机会、提升笔试与面试技巧等。一些企业瞄准求职者“花钱买省心”的心理,推出了付费求职培训产品。
价格不菲的求职服务
“回国就业,一片茫然。”2017年12月,留学英国的张念攻读完硕士学位,拿到了毕业证。2018年初,她选择回国就业。
回到北京后,急需找一份工作的她发现,自己没有实习经历,对国内的求职市场、求职渠道和流程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企业的招聘信息在哪儿看,也不太会在网上投递简历?!毖劭醋糯赫惺奔浯掖伊髯撸幌刖】煺乙环莨ぷ?,先解决“端起饭碗的问题”。
2020年的猎聘大数据显示,当下海归留学生最希望工作的地点中,选择国内的占比为57.89%,国外占比为18.05%,另外有24.06%的留学生表示还在犹豫。
不熟悉国内就业环境,一些留学生在回国求职时遭遇了壁垒。与“单打独斗”的张念不同,一些留学生选择购买求职服务产品,希望以此能顺利在国内找到心仪的工作。
瞄准求职市场、特别是海外留学生的求职需求,一些企业推出了付费求职产品,提供职业规划、求职培训、技能提升等服务,声称能帮助毕业生拿到证券、地产、外资投行等等“钱景”较好的企业OFFER。
“我们的岗位服务以商科居多,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会与您联系?!痹诙嗉仪笾胺窕沟耐?,记者注意到,首页均会弹出对话框,提醒浏览者继续咨询客服。有客服表示,需要咨询者提供毕业院校、专业以及毕业时间,以匹配合适的企业。
一份服务,价格不菲。在一家机构的报价单上,包括1对1导师服务、多岗位实习推荐、多轮面试辅导的实习产品服务的价格为1.28万元,全职服务产品的价格为1.98万元,花费5.28万元可以购买实习与全职服务产品。
购买付费服务≠保证获得工作
“名企OFFER护航”“简历直达名企HR”“内推和直聘机会”“岗位推优”,很多求职服务机构网站打出了颇具吸引力的标语,让不少求职者暗暗心动。
“咨询了求职机构,开口就要3.8万元”“校招面试辅导,交2万元值得吗”“远程审计实习保OFFER靠谱吗”,在社交平台,有不少大学生表示,确实有提升求职技巧、寻求实习和就业机会的需要,希望找到“靠谱”的服务机构,但又担心花钱买不到效果。
有消费者投诉,虽然一些机构在销售环节将培训效果描述得非常美好,但付费服务与获得工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合同约定是保OFFER,结果投递简历完全石沉大海。”有消费者表示,在一家求职服务机构交了2.98万元后,机构只是帮助修改了简历、做了投递指导,自己并没有通过机构找到工作,“投诉也不了了之”。
除了“保OFFER”外,内推和直聘的机会也是毕业生迫切想获得的。有业内人士指出,付费内推的“水很深”。
“内推只是把简历推荐给公司的人才库和某些对应团队,能不能够留下来,看的是能力匹配和是否有岗位空缺?!惫┲坝谝患掖笮突チ镜睦钣鸲约钦咚担拔颐悄谕撇挥酶斗?,如果有,也只是私人对接其他机构的行为?!彼赋?,公司会按照正常流程招聘员工。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求职服务机构在推销时往往夸大其词,诱导迫切希望获得工作的毕业生签订合同。一旦产生纠纷,维权耗时费力,有毕业生称,“在找工作的时候,耽误不起时间,没有精力与培训机构纠缠?!?/p>
“给你发OFFER是企业,不是服务机构?!币的谌耸恐赋觯鸵捣窕狗仿舻氖墙孤?,倒卖的实际上是信息差,培训的效果更是因人而异。
就业服务市场有待完善
庞大的求职群体催生出就业服务市场。以留学生为例,有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希望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以补充求职知识、提升求职竞争力、了解求职动态、关注求职机会。据统计,求职咨询、岗位推荐以及职业规划是留学生最期望得到的求职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法室副主任王天玉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大学毕业生在与就业服务机构签订合同前,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机构提供了职业中介服务,要了解其是否有正规资质。对于培训时间、服务的具体内容等事项,双方要有明确的约定。”
如果就业服务机构涉嫌虚假宣传,求职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其违约责任,维护自身民事权益。此外,情节严重涉嫌欺诈的,应由行政管理部门介入。
有业内人士认为,就业服务机构有其存在的价值,也有适用人群,不能一概而论机构“无用”,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机构提供的服务。求职者不能过于依赖“保姆式”“一站式”求职服务,“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求职归根到底还是毕业生自己的事?!?/p>
“应该让就业服务回归原本的价值,让第三方机构规范、有效地发挥作用?!蓖跆煊袢衔杂诰鸵捣袷谐≈谐鱿值拿飨?、典型违法行为,相关部门要及时查处;市场管理机构应设立通畅的投诉渠道,让毕业生尽可能便捷地维护自身权益。
“有些机构提供的过度美化简历和个人经历的服务不可取,存在潜在风险?!蓖跆煊裉嵝眩弦瞪约河ψ龊谩暗谝话压厝恕?,甄别机构提供的求职服务是否规范。(记者 赵?。?/p>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